n122728

1988年,在台湾42年的我党地下工作者,伪装身份回到大陆,可到家后,却看到一屋

1988年,在台湾42年的我党地下工作者,伪装身份回到大陆,可到家后,却看到一屋子的孩子,他疑惑地问道:“我42年没回来了,这些孩子是谁的?”

1988年的深秋,广东丰顺县埔寨镇的老宅院里,70岁的谢汉光用颤抖的手推开斑驳的木门。

眼前的一幕让他怔在原地——五个孩童在院子里追逐,一个中年男子闻声抬头,眉眼与他年轻时如出一辙。这是他与新婚九天就分别的妻子曾秀萍唯一的儿子,如今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。

驼背的老妻踉跄着打翻了晒谷的簸箕,四目相对的瞬间,两个白发老人相拥而泣。这场等了42年的团圆背后,藏着中共地下党在台潜伏最久的传奇——谢汉光以“叶依奎”的假身份在台东深山隐居38年,成为有记录可查的潜伏时间最长的中共党员。

时间倒回1950年1月,时任台湾省林业试验所所长的谢汉光收到战友张伯哲的密信:“速离!”他连夜烧毁文件,带着30元潜伏经费逃往台东。

彼时中共台湾工委书记蔡孝乾叛变,导致400多名同志被捕,谢汉光被列为“匪华东局潜台组织”要犯。

在台东山区,他用两枚金戒指贿赂村长,顶替失踪的高山族农民“叶依奎”身份,从此白天种树育苗,夜晚枕着党员证入眠。村民多次说媒,这个总以“有病”推辞的怪人,实则在坚守对大陆妻儿的承诺。

1987年两岸开放探亲,谢汉光以“叶依奎”身份申请回乡,但丰顺县政府档案里早已查无此人,他只能靠每月20元台胞补助度日。这位古稀老人开始徒步寻访旧友,最终在汕头大学找到当年共同潜伏的战友陈仲豪。

经中组部调查核实,1995年5月23日,丰顺县委正式发文确认其党籍,按科员级办理离休——这份迟来半个世纪的认可,让老人捧着文件老泪纵横。

在生命最后几年里,谢汉光常坐在院子里看孙辈嬉戏,他会摸出那本1947年的党员证,给孩子们讲台东山区的故事:如何用广西大学的农林知识帮村民改良种植,如何在月夜偷偷翻读《林分调查与初步研究》的论文——那是他1947年为掩护身份发表的学术成果。

最让他欣慰的是,当年亲手栽种的树苗已亭亭如盖,而大陆的家乡也通了电灯电话。县里送来离休待遇文件时,他颤抖的双手不是因为每月426元工资,而是组织终于说出那句“同志,你辛苦了”。

如今在丰顺县埔寨镇,谢家老宅仍保留着1988年重逢时的模样,客厅墙上挂着两张照片:左边是1946年离家的清瘦青年,右边是1995年穿着中山装、佩戴党徽的矍铄老人。

中间镜框里嵌着泛黄的《光明报》残页——这份当年由谢汉光参与秘密印刷的地下刊物,曾像火种般照亮台湾的至暗时刻。